近來中壢市有一間餐廳「KiKi屋」
在PTT上聲名大噪
有網友在部落格上寫了去該店用餐的心得及感想
店家在該部落格上留言,
揚言提告
網友把事情PO上PTT中壢版
KiKi屋事件就此展開.......
KiKi屋
中壢市中美路2段144號
電話 : (03)422-3450
布落格的流行,
許多人都在上面記錄自己,
食,衣,住,行,
有什麼就寫什麼 ,
現在很多年輕人去餐廳或小吃店吃飯就拿著相機猛拍,
我要去一個地方特定的地方吃飯,
因為怕受傷害,
所以我也會上網找一下有沒有網友的說法,
好的,壞的,一定都會有人寫,
個人口味不同,
甲覺得好吃,
乙未必覺得,
甲等餐三十分鐘,認為ok
乙未必能認同
老板們不知是否有這樣的雅量,
來容忍自己不喜歡聽到的聲音,
一個正常的消費反應,
是山形走向,
一定有前方的上坡,
就是覺得不好吃,
再來是中間點的高峰,
就是好吃,
更讓老板喜歡的是最後的,
真是好吃,
但是,
大部份的效消費
是截掉前後兩端的少數,
取中間的多數值,
但,少數值難道就不是真正的消費反應嗎?
我們的社會在很多時後,
賣家只想要聽消費者的讚美,
不想要聽到批評,
更加是自己在版面上說是同業的惡意中傷,
當一個老板一定要有氣度去接受各種意見,
像我們許多的商家,
開放留言板,
但是一定自己先過濾過,
自己讚同的才開放出來,
那其它的聲音呢?
我曾在東森購物的網站上面
購買一款內衣,
看了評價,
五顆星,
很開心的下了訂單,
收到貨之後,只有後悔,
我回去網站上面回了我的購買心聲,
及產品質不讓我滿意的地方,
但是.我的評價沒有出現過在該網站,
一個網站無法容許預期外的聲音,
那這樣公布出來的結果公平嗎?
客觀嗎?